- 分類:關于我們
- 發布時間:2021-05-21 09:19:16
- 訪問量:0
概要: 武漢花山生態新城位于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北面,“一江三湖”(長江、北湖、嚴西湖、嚴東湖)交匯處,東至左嶺鎮,南接武漢科技新城,西臨東湖風景區,北抵武漢北湖新城,是武漢城市圈東向主軸“武鄂黃”城市帶的城鎮密集區、武漢市東部的都市發展區。
根據武漢城市圈“兩型”社會的宏觀戰略和實施部署,湖北省政府明確提出“將花山生態新城作為武漢城市圈重點工作予以推進”,著力“兩型”社會新型城市化試驗示范,建成國際一流的生態新城,與華北的天津中新生態城、東部的上海東灘生態城建立戰略聯盟,共同構成中國生態城市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。
根據規劃,花山生態新城南以武九鐵路線為界,北至青化路,西以嚴西湖中心線為界,東至左嶺葛化西路,總用地面積約66.4平方公里,建設用地18平方公里,人口規模將達20萬人。規劃功能定位為:大東湖地區的生態建設區、武漢東部地區的產業支撐服務中心、武漢城市圈武鄂黃城市帶的中心城市,融居住、游憩、研發、商業為一體的生態新城?;ㄉ缴鷳B新城重點發展生態研發與貿易、生態酒店與會展、生態商業與文娛、生態居住與養生。爭取建設成中部第一、國際知名的綜合生態城。
概要: 武漢花山生態新城位于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北面,“一江三湖”(長江、北湖、嚴西湖、嚴東湖)交匯處,東至左嶺鎮,南接武漢科技新城,西臨東湖風景區,北抵武漢北湖新城,是武漢城市圈東向主軸“武鄂黃”城市帶的城鎮密集區、武漢市東部的都市發展區。
根據武漢城市圈“兩型”社會的宏觀戰略和實施部署,湖北省政府明確提出“將花山生態新城作為武漢城市圈重點工作予以推進”,著力“兩型”社會新型城市化試驗示范,建成國際一流的生態新城,與華北的天津中新生態城、東部的上海東灘生態城建立戰略聯盟,共同構成中國生態城市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。
根據規劃,花山生態新城南以武九鐵路線為界,北至青化路,西以嚴西湖中心線為界,東至左嶺葛化西路,總用地面積約66.4平方公里,建設用地18平方公里,人口規模將達20萬人。規劃功能定位為:大東湖地區的生態建設區、武漢東部地區的產業支撐服務中心、武漢城市圈武鄂黃城市帶的中心城市,融居住、游憩、研發、商業為一體的生態新城?;ㄉ缴鷳B新城重點發展生態研發與貿易、生態酒店與會展、生態商業與文娛、生態居住與養生。爭取建設成中部第一、國際知名的綜合生態城。
詳情

武漢花山生態新城位于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北面,“一江三湖”(長江、北湖、嚴西湖、嚴東湖)交匯處,東至左嶺鎮,南接武漢科技新城,西臨東湖風景區,北抵武漢北湖新城,是武漢城市圈東向主軸“武鄂黃”城市帶的城鎮密集區、武漢市東部的都市發展區。
根據武漢城市圈“兩型”社會的宏觀戰略和實施部署,湖北省政府明確提出“將花山生態新城作為武漢城市圈重點工作予以推進”,著力“兩型”社會新型城市化試驗示范,建成國際生態新城,與華北的天津中新生態城、東部的上海東灘生態城建立戰略聯盟,共同構成中國生態城市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。
根據規劃,花山生態新城南以武九鐵路線為界,北至青化路,西以嚴西湖中心線為界,東至左嶺葛化西路,總用地面積約66.4平方公里,建設用地18平方公里,人口規模將達20萬人。規劃功能定位為:大東湖地區的生態建設區、武漢東部地區的產業支撐服務中心、武漢城市圈武鄂黃城市帶的中心城市,融居住、游憩、研發、商業為一體的生態新城?;ㄉ缴鷳B新城重點發展生態研發與貿易、生態酒店與會展、生態商業與文娛、生態居住與養生。爭取建設成中部第一、國際知名的綜合生態城。

花山生態新城的規劃結構為“群落分散+指狀集中的三心多組團帶形城市”,城鎮形態形成“水繞城、水穿城、水伴城”的空間格局。群落分散:規劃城鎮建設區猶如水墨畫一樣,呈群落均質、有機地分布在山水環抱的生態功能鏈內。指狀集中:預留南北六條呈指狀,由綠化和水系組成的綠化隔離帶,主要城鎮建設用地分布在指狀廊道的兩側。三心多組團帶形城市:以帶形城鎮發展格局為基礎,形成嚴西湖、花山港和嚴東湖三大區片,分別形成三大城鎮中心;結合城鎮產業布局、道路交通網絡及農民還建等要素綜合布局五大功能組團。
花山生態新城的建設實施將以“十大兩型示范項目、千萬平米綠色社區”為核心探索建設符合武漢城市圈“兩型”社會建設標準、以國內規模最大的綠色社區為特色的、一流的生態新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