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日報:花山,不一樣的風情
瀏覽次數:699 日期:2017年6月3日 15:15
【行走荊楚看變化】花山,不一樣的風情
(記者 趙峰 通訊員 肖志峰 葉李娜)
花山,在哪?
2009年,當現任省聯投集團總工程師肖金竹來花山工作時,他需要像科普地理一般頻繁解釋——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以北,青山區以南,毗鄰長江……
那時的花山,遠沒有它的名字那樣風情萬種。
一條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和僅有的一條公交線,是這座偏遠小鎮與大武漢的唯一聯系。
“鄉里人”不敢奢望的新生活
“過去,我們總說自己是鄉里人,自卑。”45歲的花山村民鄂珍枝說。
“真的是鄉下,從漢口自駕車兩小時才能到,一片荒野。”這是省聯投集團花山公司總經理8年前對花山的第一印象。
2007年12月,國務院批準武漢城市圈為“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”,要求湖北“走出一條有別于傳統模式的工業化、城市化發展新路”。
隨后,一批“兩型”社會建設重點項目啟動,花山生態新城名列其中。
有人翹首以盼,“鄉里人”終于能成為“城里人”。
有人憂慮重重,失去了土地,種不了莊稼,將來靠什么生活?
有人質疑聲聲,新城開發會不會成為新一輪的跑馬圈地?
風口浪尖中,省聯投集團按照“政府主導、市場化運作”的運營模式,吹響集結號。
統籌規劃——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規劃設計方案,明確花山“國際一流生態城、新型城鎮化示范區”的發展定位;
交通先行——嚴西湖大橋、嚴西湖隧道、花山大道、花城大道串接三環線,構成了花山的區域交通網;
以人為本——在花山街道的大力支持下,以先建后拆的方式建設“花城家園”安置社區,7000多戶搬入新居;一次性投入15億元,建設花山3.5萬人全社保體系,明確55歲以上女性、60歲以上男性可以領取養老保險,對青壯年勞動力,鼓勵進入物業、綠化、保潔等就近上崗,解決就業人口2000余人。
歷時8年,如今的花山已基本實現社會保障、醫療衛生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均等化,“鄉里人”真正過上了新生活。
生態優先,打造產業新城
在新城建設的規劃設計方案中,有一組近乎苛刻的生態建設指標,包括生態保護區覆蓋率、生態廊道間隔距離、綠色建筑比例、人均綠地面積、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、節能建筑普及率等29項。
花山公司總經理介紹,截至2016年底,省聯投集團在花山新城市政基礎設施、綠化配套和環境治理方面累計投資超380億元,將生態優先的觀念貫穿始終。
“有一次,一家企業遞上投資近10億元的發展規劃,準備在花山建立機械加工子公司。”花山公司總經理坦言,在當時產業引進并不樂觀的情況下,10億元頗具吸引力。“既然確定生態優先,那就向一切高耗能、重污染的企業說再見。”粗略估計,多年來,他們因生態原因已拒絕數十家企業落戶新城。
高耗能、重污染不行!花山新城要的是生態化、現代化的新產業。
低耗能的高新技術產業——主動接洽大連億達集團,投資近百億元打造武漢軟件新城,IBM、飛利浦、法國陽獅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戶,提供了10多萬個就業崗位。
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——邀請“世界橋梁建筑大師”圣地亞哥·卡拉特拉瓦先生到花山河畔,以3座各具特色的橋梁豐富花山河兩岸的功能布局,推動形成“花山河濱水商業區”。
全生態體驗式運動產業——賽車運動、汽車文化創意、汽車娛樂演藝、新能源汽車應用體驗以及滑翔傘、動力傘和熱氣球等高空運動服務,將體驗式運動提升至全新高度。
新城之夢,打造武漢新名片
作為長江新區(諶家磯)和中國光谷(光谷中心城)的連接點,花山生態新城正以整體聯動方式,成為區域地理和經濟聯接的紐帶。
這里有未來發展空間。28歲的快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總監黃彬,選擇花山成為創業第一站。如今,400多人的企業年產值直逼2億元,這位江西小伙子正在考慮買房落戶。
這里有綠色生態的和諧生活。40歲的李云是花山鎮順水口村村民,曾經只能與妻子在外打工謀生。“現在,全家人都在花山上班或上學。”李云說,每天晚上吃到父母做的飯菜、檢查孩子的作業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曾經的花山,偏僻且落后;如今的花山,花樣美麗,欣欣向榮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公司新聞
-
科普聯投那些事兒 ① | 叮!您有一個智慧城市服務工單,請查收 2021-10-18
-
海外雙創人才逐鹿花山新城 2021-10-14
-
我是共產黨員,我在防疫一線 2021-08-13
-
快速行動!花山生態新城緊抓疫情防控工作 2021-08-06
-
劉俊剛調研聯投數產集團和新城集團 2021-06-16
-
劉俊剛任聯投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 2021-06-07
-
唯有思想破冰才能發展突圍,唯有干在實處才能走在前列!滬蘇浙考察歸來,應勇在總結交流會上強調了這些重點 2021-04-20
-
李軍杰任聯投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 2021-04-02